2014年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顺利召开

2014年3月21日,复旦大学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在逸夫科技楼多功能厅召开。莅临会议的有学术委员会委员王红阳、赵国屏、陈晓亚、李林、杨洪全、程祝宽、吴晓晖,复旦大学副校长兼学术委员会委员金力,重点实验室主任兼学术委员会委员马红。校科技处副处长杨忠等到会指导。参加会议的还有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卢大儒、钟涛、孙晓俐,以及重点实验室各独立课题组师生代表共计60余人。

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王红阳院士主持。金力副校长首先代表复旦大学致辞,介绍了学校对重点实验室等基地建设的支持政策,肯定了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近期对内部组织结构的调整,并希望学术委员会专家在听取报告后从重点实验室评估的角度为遗传国重的建设发展出谋划策。

之后马红主任向大会作了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013年度工作汇报,从科研项目和论文专利等成果统计、队伍建设、人才引进、青年教师培养、研究生培养、开放运行与学术交流、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技术平台等方面介绍了重点实验室过去一年取得的主要成绩,以目前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阶段性调整后组建的“基因型差异的群体分布特征与产生机制”、“基因型对表型的影响”、“环境与基因型相互作用对表型的影响”、“遗传差异的应用研究”四大研究团队展示了相关的代表性成果,同时就遗传与发育协同创新中心的筹建情况作了简要通报,并提出未来一到两年重点实验室将围绕“遗传差异的发生与影响”这一研究重点,进一步凝练方向、突出重点,加强实验室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整合实验室优势资源冲击标志性成果,积极迎接重点实验室的下一轮评估。与会人员合影留念后,大会相继听取了重点实验室PI赵世民、王红艳、张锋、朱焕章、钟涛、陶无凡、王学路、刘建祥、田卫东、黄强和吕红的代表性成果汇报。

交流讨论阶段,与会的学术委员会专家先后发言,针对重点实验室今后的发展方向以及如何做好评估准备工作进行讨论。学术委员会建议进一步推进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的调整和凝练,根据研究方向整合后的队伍组成总结重要成果,对重点实验室PI间的研究互动和合作进行突出归纳,强调重点实验室内部的团队合作和总体进展,在兼顾应用研究的同时不断加强基础研究。科技处杨忠副处长和许丽老师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程序变动做了简要介绍,希望重点实验室能够建设一流的平台和团队,取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同时在满足国家重大需求方面找准自身的定位,在下一轮国家评估中取得好成绩。

最后马红主任诚挚感谢学术委员等与会老师为重点实验室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以及所有课题组人员为重点实验室发展做出的  贡献和对实验室工作的大力支持。

发布日期:201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