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届谈家桢创新班座谈会顺利召开

       2018年12月16日中午,一场深入交流与讨论的“第三、四届谈家桢创新班座谈会”在生命科学学院A208会议室举行。本次座谈会的目的是:以谈家桢创新班第三、四届为主,增强学生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广泛征集建议,优化谈家桢创新班的建设。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林鑫华教授主持本次座谈会,孙璘老师和谈家桢创新班的15名学生参加此次座谈会。


 

       会议伊始,林院长从近期的本科教学评估为切入点,首先对谈家桢创新班学生就上课纪律提出要求,要求大家严于律己,维持高效、学有所得的课堂学习;之后表明学院将加强国际化全英文主修课程的设置,大幅度调整专业选修课程,达到”2+X”的课程体系的改良与优化,为谈家桢创新班学生的学习和训练营造一个更加有利的环境。

 

       同学们先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让彼此之间有个初步的认识,之后针对谈家桢创新班建设的优化方案积极献言献策,讨论热烈。第四届谈家桢创新班学生马沁怡希望进一步了解之前开设的《创新能力与源泉》课程,往届的学生杨一凡、杨子杰和黄添三位同学表示,最初开设本课程的许田老师着重强调了创新精神的两个要素:敢于冒险以及坚持不放弃。并通过创新人才的实例讲解让大家了解到应该怎样做到有胆识地而非盲目地追求创新。三位同学之后就课程开展形式、考核标准、收获与感悟一一与大家分享交流,让大家对此课程有了全方位的了解。马沁怡进一步提出:同学们自己找创新示例总是会找一些原本就是天才的人物,这样的人离同学们的实际太远,其经历很难起到借鉴作用。建议让更多的老师参与此分享,从自己的角度分析他们心目中的创新人才。杨子杰同学表示每一个人对创新的看法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林院长肯定了同学们的建议,并表示将邀请生物交叉学科的老师来做讲座,扩大同学们的接触面,会根据谈家桢创新班想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有目的地进行改革。

      讨论中,同学们追求卓越,希望能取得更好的绩点。第三、四届的学生王吴双、李金铭等反映学校绩点的决定方式不够灵活,林院长说到,大家不要一味的追求绩点,成绩不是学校招生的唯一标准,要增强自己的创新素质,扩大国际化视野,锻炼多学科交叉思维和卓越领导能力,快速成长为高素质复合型的科研后备军。同学们之后就谈家桢创新班的创新训练、科研与生活的平衡、生物导论课程的优化设计、申请国外学校等切身相关的问题展开进一步的深入交流与讨论。

      本次座谈会持续了两个多小时,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分享与交流的平台。在分享交流的思想碰撞中,同学们表示能进入谈家桢创新班很幸运,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谈家桢创新班学有所成,不辜负学院和学校的培养。林院长对学生也提出了殷切的期望,表示同学们的建议将进一步推动谈家桢创新班各项制度的优化。

 


发布日期:2018/12/19